第七百四十章 盛世之景,自当如此(三合一)-《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3/3)页

    ……

    随着噼啪噼啪的鞭炮声响起。

    苏州阊门内的仁清巷迎来了她这一天最热闹的时刻。

    一座宏伟的牌坊正式宣告竣工。

    而这座牌坊是当地官员奉旨为该巷内已生育有十个孩子的葛氏所立的。

    且因此,葛氏还被皇帝封为一品诰命,令当地官府厚待。

    此时,江苏巡抚李护明此时就很谦恭地跟着葛氏来到这里,且笑道:“葛夫人,您看,这就是奉旨给您建的牌坊,以后凡伯爵以下的官来这里都得下马!”

    葛氏则双手合掌在胸前:“阿弥陀佛,这都是皇上的恩德!”

    “正是呢,所谓多子多福,这世间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生孩子!”

    李护明说这话自然是给和葛氏一起来的妇人们说的。

    这些妇人们都因此看向自己家的男人。

    而这些男子大都因此面露难色,虽说生孩子是女人的事,但现在因朝廷这样搞,家里父母妻子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也有些大。

    他们本以为不参军不参工,是可以偷闲在家混日子的,但没想到在家里也有“生产任务”。

    “撒喜钱吧。”

    葛氏这时候说了一声,按照眼下的风俗,牌坊建成,她这个新封的高品诰命是要撒喜钱的。

    “哎!”

    于是其兄弟叔伯们便指使雇工们抬来好几箩筐的小面额银币来,往牌坊外的街道撒去。

    因国民富足,这种小面额的喜钱多是孩子们去抢来买零嘴用,大人是不屑于去抢的,而这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来造出一种孩子很多的场景。

    此时,街道两边早已准备好的孩子们立即跑去捡喜钱。

    泱泱一大群,数都数不清。

    朱由校早在即位后没多久就出台过鼓励生育的政令,后续也陆续出这类政令,再加上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所以眼下,各家的孩子都不少,大多数一家都有六七个孩子。

    因而,如今仁清巷有这么多孩子也不算什么稀奇之象。

    孩童们捡喜钱时发出的叽叽喳喳声音随着银币落地的声音一起响个不停。

    葛氏和李护明等成年人都因此笑了起来。

    盛世之景,自当如此。

    正巧因奉旨巡视天下而路过这里的皇长子朱慈炜也看见了这一幕。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父皇这么大手笔的鼓励生育,让大明汉人数量疯狂增加,按照这个趋势,后世之君,只怕也会因这人口压力而不得不继续延续自己父皇的扩张政策。

    虽然现在汉人数量的大量增加,的确会在将来生产力停止进步且资源不能再增加时,产生很大的问题。

    但现在,汉人数量的大量增加,的确是利于大明的对外扩张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和他的辅臣们也并不是乱花钱,鼓励生育的确眼下最需要抓的内政。

    因为眼下新增的汉人多,所以源源不断的有年轻一辈的汉家男女北上或者南下。

    “响应陛下的号召,到雪的故乡去!到大海的尽头去!那里有我们实现理想的广阔天地!”

    “煌煌华夏,延绵五千载,吾族之少年岂能被禁锢于老夫子之教?当在新的疆场去挥洒我们的汗水,书写我们的传奇!”

    “何谓大道,当使苍穹之下,皆为汉家土壤!皆为中华之民!进而知礼仪,从王化!此乃吾辈青年之责任也!北国的冰川等着你去敲碎,南国的蛮荒等着你去开辟,使华夏之文明涤荡该地之一切愚昧与落后!”

    ……

    在潼关。

    负责宣教的观政进士蒙自强,正同其他负责宣教的观政进士一起,神情激扬地对因受朝廷号召而北上和南下的大量年轻人喊着口号。

    这些风华正茂的大明青年倒是因此满面笑容地提着包,带着被褥盆子在潼关里进进出出。

    无论是从东还是从西望去,似乎都看不到人流的尽头。

    而这些人流犹如流淌的黄河一样,分成无数支流,流向了大明帝国的边陲。

    即便是遥远的波罗的海沿岸,维堡城一带,也有大量年轻汉人以军人或地方官吏以及技术员和文化教员的身份在这里聚集。

    “在罗刹国,东方人的数量还在增加,他们似乎从不缺人一样!”

    “如今看来,若这个世界真有一个国家能一统这整个世界的话,那就真的只有这个来自东方的明国了,他们的人口基数,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陛下,我们必须得在其还未在波罗的海一带迁来更多的汉人之前,赶紧扩军,且主动出兵阻止住东方人的扩张,不然,我们民族的覆灭只会成为定局!”

    历史上,数次大胜奥斯曼军队的波兰名将索别斯基,这一天就向波兰国王奥维茨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且建议波兰国王扩军。


    第(3/3)页